手机版 丰华网络
#山东##青州##青州身边事##奋进新山东#
感恩遇见,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一、云门山“天下第一寿”传说
青州云门山阴处有一巨型摩崖石刻“寿”字,通高7.5米,宽3.7米,仅“寸”部便高2.3米,故当地有“人无寸高”的俗语。此字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衡王府掌司周全所献,字体遒劲,雕刻工艺精湛。
传说衡王寿宴时,穷道士雪蓑献此“寿”字为礼,以绸缎蘸墨补全“寸”部缺笔,金光四射。
后衡王发现“寿”字实为红泥麦秸所制,金光实为阳光反射,遂命工匠凿刻留存,但金光自此消失。此传说融合道家智慧与民间讽刺,成为“南佛北寿”文化符号的代表。
二、九龙传说与青州古城
青州古城素有“九龙城”之称,传说因地底镇压九条神龙而得名。不同版本包括:
1. 九龙降雨:九条神龙曾在此降雨,滋养土地,使青州物阜民丰;
2. 龙潭通灵:南郊龙潭相传与九龙相连,曾有村民目睹九龙显灵,潭水藏宝;
3. 龙兴寺镇龙:唐代僧人青玄降服作乱九龙,镇压于寺下,寺中供奉青龙守护神,农历三月初三庙会延续千年。
三、后羿射日与云门洞
青州城南云门山巅的云门洞(高3米、宽4米、深6米),传说为后羿射日遗迹。后羿以十大山峰磨箭射杀九日,仅留一阳,最后一箭射穿云门山形成此洞。洞内云雾缭绕,警示太阳循规升落,形成昼夜四季。山下建有后羿铜像,象征对自然的敬畏。
四、许由洗耳河典故
青州与昌乐交界的洗耳河,得名于上古高士许由。尧欲让位于许由,许由避至箕山,后遇巢父斥责其逃避责任,愤而洗耳,巢父嫌水污牵牛上游。此故事衍生地名:南寨、北寨(许由扁担两端落点)、解家庄(巢父解牛处)。
五、蚩尤头颅葬青冢
高柳镇青冢村传为蚩尤头颅葬地。传说黄河水患时,蚩尤显灵退洪,村民建庙供奉。元代战乱后庙宇荒废,现存土冢植有古树,仍被视为守护神象征。
六、逄山影像与杨王传说
城西南逄山绝壁有天然人形影像,称“逄山爷”,原型为殷商诸侯逄伯陵。其征讨叛军杨王未果,跳崖自尽,身影永印山壁。山下嘉佑寺为宋代古刹,附近曾为衡王陵墓选址。
七、伯益隐居与益都起源
大禹助手伯益因避让夏启隐居箕山(今青州香山),后被启烧死,东夷人建“益都”纪念。香山亦传为伯益撰写《山海经》之地,汉代郑玄墓位于此,衍生“郑母村”地名。
八、二龙山与水浒英雄
王府街道周家峪南的二龙山,传为《水浒传》中鲁智深、杨志夺宝珠寺的原型。山腰长春洞有灵泉,村民视为神水。另有金斗山传说:老妪竹笼化山镇虎,建无梁殿“玄帝行宫”。
九、峱山与《诗经》渊源
邵庄镇峱山因《诗经·齐风·还》记载齐王狩猎得名,诗云“遭我乎峱之间兮”。春秋时齐桓公于此礼贤宁戚,虽山小却文化底蕴深厚。
青州传说融合神话、历史与地理,如“寿”字石刻体现工匠智慧,九龙传说映射自然崇拜,许由、伯益故事彰显士人风骨。这些传说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成为地方身份认同的核心。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