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丰华网络
转自:饶教授说资本
2025年3月19日,养猪龙头牧原股份发布2024年报,业绩靓丽。
2024年,牧原股份营业收入1379.47亿,较上年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2023年归母净利润是-42.63亿。2024年扭亏,大赚179亿。
这是牧原历史上第二高的净利润,2020年,牧原曾经录得274.51亿惊人利润。牧原股份利润大起大落的原因本质是猪周期,也有特定风险和运气成分,例如2020年是非洲猪瘟冲击,猪价大涨,牧原自身独特育种模式,工厂化养殖的成本和防病优势等叠加效应。
生猪养殖属于典型周期性行业,产能大于需求,猪价下降,养殖者亏损退出市场,生产能力下降,供需反转,猪价上升,看到猪价好,生产者纷纷扩大产能,产能再次大于需求,猪价再次反转,猪价就在供需平衡上下反复波动,形成猪周期。
2023年猪周期底部,价格低于养殖成本。根据牧原年报,2024年生猪均价同比上升,处于行业成本线以上,生猪养殖行业扭亏为盈。数据显示,2024年出栏生猪头均盈利214元,比2023年提高了290元。这么算2023年出栏生猪一头亏76元。
除了猪价上涨,2024年行业养殖成本也持续下降,饲料成本受原材料价格影响,饲料成本在生猪养殖成本中的占比约为 55%-65%。2024年,玉米、小麦、豆粕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带动从业者养殖成本下降。此外,牧原的规模和技术优势继续发威锦上添花,牧原养殖规模和成本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公司销售生猪7,160.2万头,其中商品猪 6,547.7万头,仔猪 565.9 万头,种猪 46.5 万头;2024 年公司屠宰生猪 1,252.44万头,销售鲜、冻品等猪肉产品141.59万吨。在生产成绩改善及饲料价格下降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3元/kg左右,全年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14元/kg左右。
既然利润波动主要是猪周期导致,为何我会得出牧原股份开启新时代?
我们看一个数据,财务数据就像一把小刀,用好了,一下子就能抓住事物本质。
净资本开支=capex-折旧=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现金-折旧
净资本开支代表企业在当年在设施设备的净投入。
2024年牧原净资本开支首次出现负数,意味着,牧原股份持续10年的大规模资本开支告一段落。在资本开支减少后,自由现金流转正。牧原股份进入既赚利润又赚钱的自由现金流时代,在周期高点,牧原是现金奶牛,既赚利润又赚钱。
牧原股份商业模式是工业化自繁自养,核心是资本投入形成巨大工业化养殖规模。牧原到2024年已经形成8100万头的养殖能力,中国第一世界第一。
牧原股份2014年上市,2024-2023年10年间,资本开支capex高达1460亿,扣除折旧后的净资本开支合计高达1059亿。这10年,牧原自由现金流大部分时候为负数,2014-2023年合计自由现金流-578亿,导致牧原股份严重依赖资本市场融资和借贷融资。
我在6月在《牧原股份的10年狂飙与新时代》一文中总结过牧原股份2014-2023年10年狂飙,5条:
长成巨无霸。
经过10年狂飙,牧原从一个上市时年销售26亿利润1亿的中等规模企业,成长为销售过千亿,生产能力和产量都是遥遥领先的巨无霸。
高投入是条件。
牧原的工厂化生产模式是以高投入为基本条件,过去10年,规模扩张是核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牧原的养殖技术、育种技术、防病技术等等都是走在行业的前面。
资本是底色。
规模扩张需要资金的支持,所以牧原的模式本质是资本扩张的模式,资本运营才是牧原的底色。资本游戏需要高速增长的加持,小车不倒只管推。
形成不稳定的融资结构。
由于多年持续巨大资本投入,导致牧原股份形成不稳定的融资结构。投入1500亿固定资产,银行借款主要是短期,短债长投,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短期存在流动性风险。
牧原的新时代。
未来,按照牧原公开资料,资本开支放缓,规模扩张告一段落,牧原要进入稳态化运营的新时代。资本开支减少后,自由现金流就能转正,在猪周期离开底部后,能为企业和股东创造丰沛的现金流,在高速增长中形成的不稳定财务结构也将慢慢得到修复。
那么,到了2024年,牧原不稳定的财务结构缓解了吗?
在牧原2023年-2024年的资产负债数据中,你会发现,期末流动负债大于流动资产,按照会计定义,流动负债是在一年内需要偿付的债务,而偿债的来源就是流动资产和未来期间产生的自由现金流,显然仅仅从静态财务数据角度理解,牧原似乎面临流动性风险。
2023年末,牧原股份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合计556亿,而期末现金只有194亿。这货币资金194亿,其中还有受限资金57亿,主要是开票保证金等,这样可以动用的货币资金在2023年末137亿,而在未来一年内要偿付的刚性债务,短期借款和一年到到期的长期负债合计达到556亿。所以,深交所在牧原2023年报公布后很快发来问询函,深交所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是否存在流动性风险”。
牧原当时的问询回复认为,不存在到期偿还债务的不确定性,也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风险。
牧原得出结论的依据五条
第一,账面现金充足,2023年末不受限货币资金136.65亿。
第二,资产变现能力强,存货有419.31亿,种猪有93.15亿,都可以随时变现。此外,2023年经营现金流入每月平均有99.07 亿元。
第三,储备融资能力,未使用银行授信270.59 亿元;未使用发债批文80 亿元;股东会已批准再发债50亿
第四,控股股东可以支援81亿。
第五,有专门资金团队进行筹划安排。
实际上,牧原的有息债务以短期有息债务为主,主要原因是牧原资本开支很大部分用来建猪舍,建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这些房产无法办理房产证,无法提供长期借款的抵押物。
2023年末,合计有息债务756.5亿,其中短期和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合计555.80亿,占比74%,而2023年末,现金只有194.5亿,现金/一年内到期有息债务=35%,缺口不可谓不大。而2023年处于猪周期底部,亏损,自由现金流预计也为负数,那么怎样还钱?说穿了就是借新还旧。
借新还旧,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牧原资金有流动性,第二,银行有信心继续借给你。流动性,牧原问询函回复给了解释,那么就看银行怎么看这件事。一旦情况继续恶化,也有可能出现挤兑风险,所以,这也是市场和交易所担心的。
我觉着牧原运气很好,猪周期很快反转,2024年虽然债务结构并没有根本改善,甚至现金/一年内到期有息债务反而下降到32%,不过,2024年情况大为改善,牧原利润扭亏大赚178亿,净资本开支为负数,产生了252亿的自由现金流,自然,市场和银行的信心也恢复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续贷不成问题,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了。
同时,这种流动性风险是牧原大举扩张产能的结果。从牧原资料看,产能扩张告一段落。从一元收入需要固定资产数据看,2024年已经下降到0.79。
随着猪周期反转,牧原建成产能逐步释放,净资本开支为负,自由现金流充沛。
牧原股份从剧烈扩张期,转入了稳健赚钱现金流为王的新时代。
当然猪周期的本质并没有变,周期行业龙头的玩法就是周期景气赚大钱,周期底部撑过去。
根据牧原股份年报,2025年预计出栏商品猪7,200万头-7,800万头,仔猪800万头-1,200万头,合计8000-9000万头,预计增长11.7%-25.7%。
2025年4月8日,牧原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告,业绩不错,录得开门红。
(转自:饶教授说资本)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