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丰华网络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谭登
抗战时期,对日作战离不开军用地图,有了准确的地图,指挥员就有了“眼睛”,可能直接影响一场战役的胜负。
八路军自制军用地图始于何时?8月中旬,记者跟随“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采访团一行,走进山西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一幅地图引起记者的注意,其标注为:八路军总部测图室翻印的《王家坪》1:50000地形图。
(八路军测图室翻印的《王家坪》1:50000地形图)
纪念馆讲解员介绍,这幅珍贵的《王家坪》地形图制作于1941年,是该馆的馆藏珍品。
人民军队自主制印军用地图的开始
全面抗战初期,八路军军用地图来源于国民党政府配发和战场缴获。国民党由于“各自为政”,配发的地图大都以省为单位绘制,省边界线互不衔接、空白区域多,且地图标高不一。抗日根据地多处于省与省边界,作战时还须将省与省地图进行拼接。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后,停止了供应地图。
对日作战需要,制印地图成为当务之急。1940年10月,八路军太岳军区决死一纵队从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回来的参谋、干事、艺术人员中,选调20多人组成“临时翻印地形图小组”。他们边干边学,较短时间内翻印了太岳全区1:50000军用地图。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看到太岳军区翻印的地形图清晰可观,非常赞赏,“现在大家都需要地图,我们要想办法!”经过商定,决定将翻印地形图小组成员调往八路军总部工作。
1941年3月,翻印地形图小组几位成员来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的八路军总部。很快,在辽县麻田镇苏公村附近的河北沟,由张国器、张惠民、裴元晓和总部原作战科地图股的何魁、韩立杰5人,组建八路军总部测图室。并选定《新华日报》(华北版)书刊石印厂负责印刷地图。
测图室还承担了总部测绘保障任务。测图室的成立,标志着我军地图保障由收集和缴获向自主制印转变,也由此拉开了人民军测事业的序幕。
朱德总司令称赞“我军一伟大创举”
“测图室制图工具异常简陋:鸡狼毫小楷毛笔,制版的药纸、药墨,一支画直线的鸟嘴笔,一支画道路的双线规。”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讲解员介绍。
测图室采取流水作业,有的负责地名、山名、河名的文字书写,有的负责画道路、曲线,有的负责地物、等高线的描绘。为了体现集体创作,他们绘制的地图不再署个人名字,而是在每张军用地图的左下角署名: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测图室制。
仅一个月时间,测图室就翻印了18幅太北桐峪地区1:50000比例尺地形图。朱德总司令看后称赞:“我军一伟大创举!”左权将军特别写信表彰测图室集体,并派人送去一挑子猪肉作为奖励。
“这18幅地图中有3幅质量较好,最好的是馆藏展陈的《王家坪》地形图这幅珍品。”纪念馆讲解员提到,测图室负责人张国器手绘的《太行敌情分布图》,首次采用了分层设色技术,使部队掌握敌情更精准、作战更有保障。
从1941年5月到1942年5月,在反“扫荡”周旋中,测图室突击绘制、翻印了太行区北部地区80幅1:50000比例尺地形图、《太行地区路线图》和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战略区的《战略区图》。总部还不断从根据地抽调人员到测图室学习,培训绘图人才。
诞生于战火中的八路军总部测图室,发挥了抗战“无名英雄”的重大作用。这个“红色军测”源头,令人敬仰!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