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丰华网络
以前从于洪新城到铁西要半个多小时,现在十几分钟就到了,这路修得值!”开通首日市民刘女士说。
8月29日,沈阳南阳湖街快速路正式通车,这条快速路,北接沈辽路高架,南连南阳湖跨河大桥,纵贯南北、承载万千车流。特别是大堤路节点,创新采用“半定向半互通”立交设计,并新增70米长的框构桥,使原本的平面交叉彻底变身“高架快速通行 + 地面精细疏导”的立体交通体系,不仅解决了交通堵点,更打开了城市西部发展的新通道。
推动沈阳“二环南移”格局成型
南阳湖街快速路的建成,是沈阳“二环功能性南移”战略落地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拓展,南二环路已处于长期超负荷运行状态,高峰期拥堵几成常态。自2016年启动“二环功能性南移”战略以来,东一环、长青街等快速路相继建成投用,如今南阳湖街快速路的贯通,更是为沈阳西部织密了快速通道网络,加快了“二环核心段南移”的步伐。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南阳湖街快速路不仅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多元便捷的出行选择,有效分担了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实现于洪新城和铁西、经开区、苏家屯区快速联通,带动产业聚集和人口流入,促进城市功能升级。可以说,这条路承载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为沈阳南部打开了‘交通引领发展’的新格局,为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拓展出新的发展空间。”
沿线新建8处公交港湾
重新铺装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
南阳湖快速路地面道路工程,全面贯彻了“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的原则,除了交通便捷,生态提升上,沿线新增11万平方米绿化带和多个口袋公园,运动设施点缀其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休憩、健身。4.1公里慢行系统实现了“人车分离”,骑行、步行都安全舒适。而在服务优化上,贯彻“公交优先”,沿线新建8处公交港湾。对1.7万平方米人行道与3.1万非机动车道进行了重新铺装。在商业活化上,改造沿线商铺前空间并增设600余个停车位,带动街道活力。针对内涝问题,项目新建长达7.2公里的排水管网和一座雨水泵站,并排迁现有雨污水管道6.5公里,将系统性根治区域积水顽疾,增强城市防灾减灾的“韧性”。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造路”到“营城”,南阳湖街快速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打了个样。
在“细微之处”见证城市智慧
南阳湖街快速路,不仅是一条通行线,更是一条充满智慧的品质大道。首先是便捷,在大堤路节点,雄伟的四层梨形互通立交已然屹立。地面辅路为地面层,大堤路地道桥为地下一层,南阳湖街高架桥以及北向西、西向南两条定向匝道位于地上二层,西向北、南向西两条半定向匝道位于地上三层。这座互通立交将实现南阳湖街高架与大堤路南、北、西三个方向的无信号互通,彻底重塑了区域交通格局。
在安全和舒适性上,这条快速路在新工艺、新工法、新技术应用上做得更细致。沈阳公路建设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南阳湖街快速路全封闭声屏障顶部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采用不锈钢板防落雪装置和钢丝绳防落雪装置,有效防止高架桥全封闭声屏障冬季发生积雪砸车现象。针对冬季桥面除雪车辆对防撞墙伸缩缝盖板易对造成损坏,新型防雪装置和加固防撞墙,让冬天更安全。桥梁墩柱、防撞墙采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实现了‘既美观又结实’,为沈阳城市建设树立新标杆。防沉降井盖消除了车辆碾压的异响,让道路通行更加平稳。”
此外,7公里排水管网和雨水泵站,解决了积水困扰;“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则让道路能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整条路线实现了“多杆合一”和线缆入地,33根智慧灯杆集照明、监控、信息发布于一体。5.6公里的架空线彻底消失,天际线变得更开阔、更整洁。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设计施工,让这条快速路在舒适度和安全性上,都将超越最初的预期。
来源:辽沈晚报
编辑:王佩璇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