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丰华网络
仲夏的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田间玉米吐翠,园区机械轰鸣,农家院坝笑语盈盈。一幅幅干群同心、奋楫争先的画卷,正是煎茶镇创新实施“凝心工程”的生动诠释。这“凝心”四部曲——“结缘”“开会”“办事”“吃饭”,化作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到的幸福图景。
“结凝心缘”:责任在肩,担当于行
“结缘”始于责任,成于实干。
在葛藤湾风电项目争议图斑前,干部们踏遍田间地头,协调320块349亩争议图斑,282户完成征地,夜幕下的协议签订,为项目清障开路。
在实施2个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后,36户搬迁安置,146人睡得更踏实、生活更便利。
在松溪村千亩稻油轮作示范基地,干部们卷起裤腿踏入水田,仔细察看秧苗长势。“‘缘’自责任担当,”他们抹去额角汗水说道,“只有双脚踩进泥土里,才能结下这份带领乡亲们增收的‘缘’。”
这份担当,体现在产业转型的硬核突破上。“泉鸿”碾茶生产线轰鸣运转,让茶叶向抹茶“碾”出新价值;鲜食玉米加工厂飘出清香,“绿色种植+精深加工”串起富民链;大型智能化光伏烤房群拔地而起,清洁能源与传统烤烟“联姻”提质增效。
这份担当,体现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加速推进上。光电复合电缆生产基地、年产10万吨铝棒和年产5万吨铝型材新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工地上,挖掘机、装载车来回穿梭,煎茶园区工业企业增至17家。
这份担当,更体现在化解矛盾、保障安全的为民情怀中。“‘结缘’就是啃硬骨头。耗时两年半、历经三县法院执行未果的交通事故赔偿“骨头案”,在煎茶镇“联动多方力量、啃硬骨头”的决心下成功化解;多年的移民搬迁、小城镇开发等多起历史遗留问题,也一一画上句号。“干部主动‘结缘’解难题,我们心里的疙瘩才解得开!”移民群众的话语里满是释然。
243名帮扶干部“人均结对7人”定下“四个不摘”的庄严承诺;镇村干部围绕道路交通、防溺水等安全领域,主动联系结对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每一个联系的瞬间,都是干群“结缘”的缩影,干部们以行动诠释“凝心缘”,是赢得群众信任的根基。
“开凝心会”:政声直达,民意畅通
院坝会、客厅会、话事会……半年100余场群众会覆盖1.8万农户,将政策送到灶头田边。
夜幕下,大河村院坝里灯火通明。几十条板凳围坐,镇村干部与村民共商人居环境整治。“以前开会是干部台上讲,群众台下听。现在是板凳一摆,大家敞开说!”大河村老梁指着新鲜出炉的《大河村村规民约》感慨。这种“会”聚政音民声的场景已成常态——干群合力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322处、残垣断壁78处,“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深入人心。“开凝心会,核心在‘凝’,关键在‘通’。”
“无论是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筑牢思想根基,还是警示教育会敲响廉洁警钟,目标都是让党的声音直达基层,更打通安全生产的“任督二脉”。在21个村(社区),一场场安全警示教育院坝会让学生、家长共话暑期防溺水、道路交通等安全;一场场警民恳谈会让群众了解电信诈骗手段,守好“钱袋子”。
半年来,煎茶镇创新开设“凝心课堂”,干部群众围坐一堂,共话政策、共谋发展、共商民生,让政策在“开凝心会”中直达千家万户,让产业奖补、稳岗就业补贴、交通补贴、雨露计划等政策有效落实,让群众在“开凝心会”中收获满满。
“办凝心事”:枝叶关情,幸福加码
“凝心事”直指民生痛点。
煎茶水库项目建设让117户415名搬迁群众住进新居,10.48公里输水管道蜿蜒山间;投资5785万元的规模化供水工程让7万余人喝上“放心水”,67.27千米管道正加速铺设。4113米污水管网、2316米雨水管网改造终结集镇“逢雨必涝”,获群众交口称赞。
“一桩桩‘关键小事’,垒成幸福高地。这份‘事’系民生福祉的温度,浸润煎茶每个角落”。
老有所养。投资2250万元的煎茶片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主体已封顶,150张现代化床位静待启用,将让现全国模范敬老院整体升级,辐射周边多乡镇。
行有所便。2座新能源充电站悄然落成,10台充电桩为绿色出行“加油”,为乡村添“绿”。
弱有所扶。5936名老人的养老保险、1049份高龄补贴按月精准直达;11户城市低保、613户农村低保应保尽保;96名特困供养人员、6名孤儿、3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均获兜底保障,真正做到“一个不少”。
学有所教。煎茶中学初中部独立办学获批,高中部更名“德江县第四高级中学”,358名高考考生本科(特控)上线221人,初中部更名“煎茶镇初级中学”,迁至煎茶镇希望小学,为教育基础更加夯实。
病有所医。煎茶中心卫生院持续巩固县级区域医疗次中心和二级综合医院申创成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近3万人,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吃凝心饭”:成果共享,滋味绵长
“这顿饭吃的是成果共享的甜!”
饭点时分,煎茶工业园区饭堂饭菜飘香。工人们捧着饭碗算起增收账:“土地流转有租金,进厂打工有薪金,年底还有分红金!”。
赵氏牛肉产业链年收入破6000万元,带动600亩牧草种植、500头肉牛出栏,60家连锁店飘出牛肉香。高竹白茶基地“明前茶”喜获丰收,年销售额达2000万,今年5月在第十届亚太茶茗大奖(绿茶组)中荣获金奖,在十三届“黔茶杯”名优茶评比感官审评获一等奖。
烤房群烘烤烟叶,万担烤烟产值1900万元,烟农笑逐颜开。天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天麻菌材年培育3000吨,产值可达1200万元。强村富民公司经营性收入203万元;13个债权投资项目分红直达428户;玉米套种大豆的318亩试验田丰收在望。煎茶人共享的,不仅是餐桌上的饭菜,更是乡村振兴的甘甜果实。
“‘凝心工程’的核心,就是党群同心、成果共享。”今年4月,捧着“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奖牌的退休干部党支部何春风书记动情地说,“就像当年一碗苞谷饭凝聚了建设力量,今天这碗‘凝心饭’,吃出了煎茶奔向‘产业大镇’‘商贸大镇’‘平安大镇’‘文明大镇’的十足底气!”
站在仲夏的田野上,煎茶镇的故事还在继续。站在新时代的潮头,煎茶镇将继续以“结缘”扛责,以“开会”聚智,以“办事”惠民,以“吃饭”连心,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奋力展现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市域副中心城市新风采的同县城一体化发展道路上,用心用情交出更精彩的煎茶答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
通讯员 张怡
编辑 邓钺洁
二审 梁圣
三审 刘皓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丰华网络 琼ICP备2024036866号-5